暗室设备介绍及胶片的处理

[2018-11-30]

在射线照相法检测(检查并测试)过程(guò chéng)中,暗室处理(chǔ lǐ)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过程,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暗室设备(shèbèi)器材的使用和胶片的处理过程。
暗室设备器材的使用
暗室常用的设备器材包括安全灯、温度计、天平、洗片槽、烘片箱等,有的还配有自动洗片机
洗片机等设备的适用有专门的操作规程,其他设备使用时应注意(attention)以下几点:
1.安全灯用于胶片冲洗过程(guò chéng)中的照明
不同种类的胶片具有不同的感光波长范围(fàn wéi),此特性称为感色性。工业射线胶片对可见光的蓝色部分最敏感,而对红色或橙色部分不敏感,因此,用于射线胶片处理(chǔ lǐ)的安全灯采用暗红色或暗橙色。为保证安全,对新购置的安全灯应进行测试,对长期使用的安全灯也应做定期测试。
2.温度计用于配液和显影操作时测量药液温度
可使用量程大于50℃,刻度为1℃或0.5℃的酒精玻璃温度(temperature)计,也可使用半导体温度计。
3.天平用于配液时称量药品
可采用称量精度为0.1 g的托盘天平。天平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以防腐蚀造成称量失准。
4.洗片槽用于冲洗胶片
胶片手工处理(chǔ lǐ)可分为盘式和槽式两种方式方法。由于盘式处理易产生伪缺陷,所以目前多采用槽式处理。
胶片的处理
被射线曝光的带有潜影的胶片经过暗室处理后变为带有可见影像的底片,底片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对产品(Product)质量的判定。胶片的处理包括(bāo kuò)药液的配置和洗片
配制药液
1.配液的容器应使用玻璃、搪瓷或塑料制品,也可使用不锈钢制品,搅拌棒上也应用上述材料(Material)制作,切忌使用铜、铁、铝(Al)制品,因为铜铁等金属离子对显影剂的氧(Oxygen)化有催化作用
2.配液用水可使用蒸馏水(distilled water)、去离子水、煮沸后冷却(cooling)水或自来水,对井水或河水应进行再制,以降低硬度。
3.配置显影液的水温一般在30~50℃,水位太高会促使某些药品氧化,太低又会使某些药品不易溶合。配置定影液的水温可升至60-70℃,因为硫代硫酸钠溶解时会大量吸热。
4.配液时应按配方中规定的次序进行,待前一种药品溶合后方可投入下一种药品,切不可随意颠倒顺序
5.配液时应不停的搅拌,以加速溶解。但显影液的搅拌不宜过于激烈,且应朝着一个方向进行,以免发生显影剂氧化现象。
6.配液时宜先取总体积3/4的水量,待全部药品溶解后再加水至所要求的体积,配好的药液应静置24h后再使用。
胶片的处理(chǔ lǐ)程序和操作控制要点
1.显影温度(temperature)对底片质量影响很大,必须严格控制
2.胶片放在显影液之前,应在清水中预浸一下,使胶片表面润湿,避免进入显影液后胶片表面附有气泡造成显影不均匀.
3.显影时正确的搅动方法:在最初30s内不间断的搅动,以后每隔30s搅动一次。
4.停显阶段应不间断的充分搅动。
5.停显温度(temperature)最好与显影温度相近,停显温度过高,可能(maybe)会产生 ;纹 ; ;褶皱 ;等缺陷。
6.定影总的时间为 ;通透时间 ;的2倍,所谓 ;通透时间 ;是指胶片放入定影液开始到乳剂的乳白色消失为止的时间。
7.水洗应使用清洁的流水漂洗,水洗不充分的底片长期保存后会发生变色现象。
8.水洗水温应适当控制(control),水温高时水洗效率(efficiency)也高,但药膜高度膨胀易产生 ;划伤 ; ;药膜掉落 ;等缺陷。
9.底片干燥应选择没有灰尘的地方进行,因为湿底片极易吸附空气中的尘埃。
10.热风干燥能缩短干燥时间,但如温度(temperature)过高易产生干燥不均的条纹。
11.水洗后的底片表面附有许多水滴,如不除去会因干燥不均产生水迹,可用湿海绵擦去水滴,或进入脱水机溶液,使水从底片表面尽快流尽。

留言评论
在线客服